時隔百年 中華斑羚再現國家植物園
編輯:北京國旅 來源:互聯網 發布時間:2022-12-28 12:56:07
【北京旅游網報道】近日,在國家植物園(北園)芍藥園區域,發現了一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斑羚。1926年《圖畫時報》上刊登北平美術學院副院長、北平博物學協會會長金紹基(字叔初)先生在櫻桃溝舊主周肇祥(號養庵)的退谷(現為櫻桃溝的一部分)中拍攝了一張中華斑羚幼體的照片,名曰“西山之怪獸”,當時以為這是“四不像”,實為中華斑羚。此后,再也沒有中華斑羚在此區域出沒的信息。這次拍到中華斑羚的影像距離上回已經過去了近百年。
此次中華斑羚的發現,是國家植物園設立一周年來的一項工作成果。2021年12月28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在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批復一年來,國家植物園圍繞植物遷地保護、科學研究、科普傳播、園林園藝展示、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開展了多項工作。2022年10月,國家植物園(北園)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聯合啟動野生動物調查。11月20日,在國家植物園(北園)芍藥園區域,調查人員設置的紅外相機拍攝到了三張照片和一小段視頻。課題組組長李晟研究員說:“從照片中動物的外部形態特征以及行走的姿態,可以確認照片中的動物是一頭健碩的中華斑羚。通過原地比對,此頭中華斑羚肩高約為75cm,為一成年個體。作為北京原生野生動物,中華斑羚是北京目前唯一的野生?苿游,典型的林棲獸類,國家植物園的中華斑羚是距離市區最近的觀測記錄。”此次的野生動物調查,不僅看到了中華斑羚的回歸,同期被紅外相機“捕捉”到的野生哺乳動物還有野豬、亞洲狗獾、黃鼬、貉、花面貍、北松鼠(即歐亞紅松鼠)、巖松鼠、北社鼠、蒙古兔等9種,其中貉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花面貍、黃鼬、亞洲狗獾、野豬、蒙古兔為北京市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的大量出沒,是國家植物園不斷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果的展現,一年來國家植物園的工作在多個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今年 7 月,國家植物園實現了巨魔芋的群體開花,這在國內尚屬首次,在國際上也十分罕見。巨魔芋是世界上單體花序最大的植物,原產于印度尼西亞西部蘇門答臘島的熱帶密林,如今已被列為世界珍稀瀕危植物。巨魔芋開花極難,一生只開 3— 4 次花,每次開花不超過 2 天,全世界人工栽培開花次數僅 100 余次。為了這一綻放時刻,國家植物園北園展覽溫室還專門舉辦了夜場活動。此次群體開花,科研人員還記錄下巨魔芋雄花出花粉的過程,并首次對外公布。令人興奮的還有,這次群體開花的巨魔芋相互授粉,也使得國內第一次收獲到巨魔芋的果實。“ 巨魔芋的群體開花、結果意義十分重大。”國家植物園北園副園長魏鈺介紹,這標志著我國首次實現巨魔芋從種子到種子的全生命周期培養,為深入研究巨魔芋這種世界珍稀瀕危植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科研人員正在研究如何把巨魔芋與同屬其他種具有利用價值的魔芋進行雜交,培育出新的魔芋品種。”
同時國家植物園在華北地區珍稀瀕危植物百花山葡萄、丁香葉忍冬等植物的遷地保育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攻克了相關的繁育技術。今年,國家植物園還開展了杜鵑蘭共生繁殖中試試驗,目前已獲得初步成功,萌發獲得大量原球莖;對滇西槽舌蘭根部內生真菌的親緣關系進行了分析,并開展內生共生菌的促萌發促生長研究等。
在做好植物遷地保護,引種栽培的同時,國家植物園對外來入侵植物的研究,一直高度重視。搞清楚中國外來植物種類有哪些,從哪里來,如何進入中國,屬于什么性質的類群,它們的生物學特征和生態學特性如何等問題,是中國外來入侵植物預防和預警機制研究的重要基礎。2022年國家植物園利用大數據分析,整合我國外來植物相關資料,出版《中國外來植物名錄》。共記載中國外來植物283科3233屬14710個類群,每個類群包括類別、科名、屬名、中文名、別名、命名人、引入時間、原產國、生活型、地理分布和生存狀態等基礎信息。名錄數據顯示外來植物已在我國的植物種類構成中占據28.19%的比重,其中栽培植物占91%,逃逸植物占7.36%,歸化植物占6.69%,入侵植物占2.66%!吨袊鈦碇参锩洝肥堑谝淮螌χ袊鈦碇参镞M行全面系統整理,作為植物多樣性研究的基礎資料可供農業、林草、園林、中藥和環境保護等相關專業領域研究人員參考使用。
同時國家植物園以《中國外來植物名錄》為基礎,撰寫了“京津冀外來入侵植物”、“中國外來植物數據集”等可研報告?偨Y我園科研人員在2021年完成的國家林草局“濕地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普查試點(黃河口)”項目,撰寫了“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植物調查報告”。充分發揮國家植物園的優勢,為我國外來入侵植物的防治工作筑牢基礎。
國家植物園目前已完成植物種類本底調查,共收集、保存植物17435種(含種下單元),其中包括中國特有種 786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中的植物354種、《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中的植物1412種、《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 高等植物卷》中極危(CR)物種79種,瀕危(EN)物種150種,易危(VU)物種170種,已成為保護珍稀瀕危植物的“諾亞方舟”。
國家植物園管委會主任賀然說:“國家植物園通過開展生物調查,摸清家底,為深入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奠定基礎,我們還將繼續開展國家植物園野生動物、昆蟲和微生物等方面的本底調查。不斷強化植物遷地保護核心功能,通過建設國家植物種質資源庫、植物遷地保護研究中心、五洲溫室群和拓展專類園等項目,進一步提升植物遷地保護的數量和質量,向廣大游客講好中國植物故事,朝著世界一流目標邁進。”